主页 > 新闻 >
行走县城看中国:普宁古城起新潮
2023-03-21 09:15 | 来源:未知
游走普宁,是一场旧与新、传统与潮流的相遇——
跟着张声金来到他的家乡燎原镇泥沟村,离普宁高铁站不过20分钟,这位当地“民俗达人”、青年摄影家便一头扎进了大片的窄巷、灰瓦、厝角头中。
其中,一座普通的小院落里,住着张树涛一家人。平房的式样、格局看起来已经沿袭了几百年,张树涛却在里面开了互联网时代才有的淘宝店。房里电脑上谈生意,屋外天井里拍照片,每天把商品卖到全国各地。
告别张声金、张树涛,再驱车来到老县城洪阳镇,气势恢宏的府第式巨型建筑群德安里扑面而来。据说,德安里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屋里屋外,几名手持自拍杆的年轻人兴高采烈。过去一聊,他们介绍自己是来自北京的旅游博主,将见闻拍成小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上。“这片古民居太壮观、太美了,可惜藏在深闺少人知。我们要好好拍,让150多岁的德安里在潮流的平台上闪耀。”90后女生张沁然兴奋又俏皮。
这里,就是普宁。
地处广东潮汕平原西缘,练江流域西北侧,普宁是传统“潮汕揭”中揭阳市下辖的县级市,语言、民俗、文化上大同于潮俗而又自成一体、独具特色。其中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就是遍布村镇各处,连片保存完好又透着岁月沧桑的传统民居建筑群。其规划之齐整,规模之庞大,格局之讲究,装饰之精美,以及为数不少仍住在里面的居民,既吸引着一批批像张沁然这样的外地游客,也令土生土长的张声金魂牵梦萦。
聚居时互助
“住在老屋里,周围都是家族宗亲,有人气,彼此也有帮衬”
一碗粿条,开启普宁人的一天。这种用米制成却形似面条的美食,似乎在提示潮汕先民由中原迁移而来的历史根脉。
有张声金做向导,在燎原镇泥沟路口,记者找到一家据说非常正宗的粿汁铺,不时有讲方言的居民三三两两来吃早餐。一碗粿条汤、三两根小油条下肚,忙活一早上的店主李树钿恰好也闲了下来。
他40岁出头,开这个小店已经18年了,靠勤快养大了一双儿女,也买了房子。“每天忙完店里的事情后,我还是喜欢多走几步回村里,住在老屋里,周围都是家族宗亲,有人气,彼此也有帮衬。”李树钿夫妻俩每天天将亮就起来忙,孩子从小到大没少让亲族出力照看,平时也有很多同族宗亲来光顾生意。
如他所说,潮汕乡村至今大多仍保留着唐宋以降世家聚族而居的传统。村寨规模巨大,大多以宗祠为中心,居住建筑围绕宗祠展开,相连形成外部封闭而内部敞开的建筑群体,兼具居住和防御功能,在族中素有威望的老人的主持和村规约束下,采用广东民居常见梳式布局来整体规划。每户大小和屋数或有所不同,但均以“下山虎”“四点金”等单元组成,基本结构一致,类似于北方的四合院,整齐划一,像梳子一样排列成行。
普宁市文联副主席黄联鹏介绍,梳式布局的村落,突出优势是适应华南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同一行家家门窗大小、高度对应一致,便于巷道和天井内空气对流,利于散热和排湿。各民居单元虽然密度高、间距小,但每家又有围墙,独立成户。
“最大的好处还是群聚而居,生活上可以互相照顾,是古代世家大族居住的‘府第式’民居体系在潮汕地区的迁延,培养着崇尚集体、向心力强的性格。”普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巫楚涛解释。
作为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巨型建筑群,德安里更是将“聚族而居”的理念实践到了极致。“它是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方耀的家族集居寨,由方耀兄弟、亲族和后人历时20年建成,分老、中、新三大寨,共有大小房屋67座773间。”讲解员方敏珊如数家珍,带着大家边走边看,逛了一个多小时,也只粗粗看完了老寨最重要的祠堂、官厅等部分。
方敏珊是方耀的后人,从小在德安里新寨长大。带记者品尝当地除夕的传统小吃粿汤时,她又打开了话匣子,“故事得追溯到方耀的祖母郑太君。”据说方耀一族兄弟6人,家里常常穷得揭不开锅。除夕夜,有好心的邻居送来几个粿,但家里人多,吃不饱,怎么办?郑太君削了半锅萝卜丝,再将几个粿打碎,熬成一锅热气腾腾的粿汤,成了全家的年夜饭。后来方家家境逐步殷实,斥资营建德安里,百十年来一直保持抱团聚居,每年除夕夜,全族人团年饭之前仍先吃一碗粿汤,忆苦思甜。
变迁中坚守
“跟得上外面的变化,同时也把传统保留下来”
说起来,住在老屋的张树涛和扛着相机到处拍的张声金,也是一个宗族的。“像我们泥沟张氏一样,各族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认同,以及为此所固守的家训、族规和一直传承下来的民俗活动礼仪。”如张声金所说,潮汕群居村寨建设起来很讲究,生产生活、防御功能,甚至美学观念都在考虑之列。但无论建在哪里、规模大小,处于最中心也最精美的,都是宗祠。
“传统民居实际上承载了本村本族人共同的精神依托,守护着潮汕人的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更一代代传递着孝慈友爱、勤劳进取、诚信善良等观念。无论到哪里,都是强有力的情感纽带。”张声金说。
时光长河里,变化不断上演。但在普宁人这里,变迁却是在坚守传统中发生的。
得益于地处粤、闽、赣陆路交通枢纽,水、陆、空运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普宁商业繁荣发展,成了粤东最大的服装、烟草、茶叶、水果、纺织品等集散地和全国首批8个定点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互联网时代到来后,普宁又一跃成为“电商之都”,电商从业人员超50万人,像张树涛这样住在老屋做淘宝,参加起兴灯等传统民俗活动同样乐此不疲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
还有很多普宁人走得更远。泥沟村北,富丽壮观的长安里呈现眼前,各种传统工艺美术装饰精美、规整考究。潮汕民居的主要特色,是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与潮汕特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如金漆木雕、工艺石雕、嵌瓷艺术、金属工艺以及书法、绘画艺术等融合,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这是由近年旅居海外的当地人在父母祖屋基础上改扩建而成,整体仍遵照潮汕练江水系建筑特征。
正对长安里的方向,行不过一二十分钟,便是潮汕三大母亲河之一练江的源头白坑湖。一代代普宁人在此告别故土,登船下江出海,到港澳、下南洋。历年来,在海外的普宁籍华人华侨有190多万人。
“跟得上外面的变化,同时也把传统保留下来。”普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张仲长拿泥沟村举例,历史上的张氏族人,择定每年冬至日祭祖,海内外裔孙都在这天回乡祭拜。为了海外游子归省方便,特意改在了重阳节。无论走得多远、多久,古村旧居都是他们饮水思源的地方。
“不知道你感觉到没有,传统民居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很有意思。就像普宁人的性格,既坚守传统,又紧跟潮流;既注重闲适,又进取肯干;既勇闯天涯,又留恋故土。”张声金说。
潮流里活化
“这样还远远不够,需要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做潮流推介”
“来,喝茶,喝茶!”德安里中间大祠堂边,一家不小的古玩店里,60多岁的店主方壮明熟练地泡着工夫茶。
茶就是潮汕人的“慢生活”,跟他们交朋友,喝茶比喝酒好使。老方早年在深圳闯荡,后来喜欢上古玩。帮儿女在城里落下脚后,他就回到普宁,住回洪阳的老屋里,“平方接地气”。听说德安里搞旅游开发,老方过来盘下铺面卖古玩,常常一喝茶就是一天,时光也在茶气的氤氲中悠闲地散去。
为了让德安里更生动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普宁为其申请了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首批古村落、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人文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等;为了以文养文,开设了德安里博物馆、德安里美术馆、德安里古玩城等文化产业单位,还开辟了“古玩墟”,多元化吸引游客。
“这样还远远不够,需要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做潮流推介。”德安里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杨如波边说边掏出手机,翻出关于德安里的热门图文和视频,其中就有张沁然和朋友们拍的视频。
普宁市住建局副局长黄锐芝说,普宁设500多个行政村,自然村有四五千个,几乎一个自然村就是一个大寨围,“不一定都像方家那么显赫壮观、保存完好,但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味道,无论是建筑的外观,还是承载的文化内核,都代表着一方水土。”从普查、造表到申报文保、活化开发,保护利用有条不紊地推进。下辖各镇、各村也因地制宜,优化和活化特色民居,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说实话难度比较大,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更有影响力的群体共同参与。”黄锐芝坦言。
10多年来,张声金拍摄了几百个普宁古村落,也因此圈了不少粉,“看到家乡在不断变化,想要留住一些记忆。”一开始拍老村、老圩埠,但一段时间后,感觉有些想表达的东西没有拍出来,琢磨良久,若有所悟,“可能是少了人的元素吧。至今仍乐于住在里面的老人、孩子、年轻人,还有人和屋融为一体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都值得好好记录,传播出去。”于是,他开始将更多目光投向那些仍然鲜活保留着的传统民俗。盐灶拖老爷、大长陇贺灯、典詹跳火马……民俗现场规模或大或小,但仪式庄严,参与度极高,在网络上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
如今,像张声金这样的人在普宁越来越多,还日益年轻化,一些曾经“式微”的民俗也重新蓬勃发展。张声金曾去大坪镇看游神的活动,“原本神轿仅是抬高一下表示高升,后来演变成把神轿往天上抛,高度很高,大家都乐呵呵,在保留仪式感的基础上,娱乐性也提高不少。”他觉得,这是受到近年各邑各乡寨民俗文化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影响。
同村的张树涛告诉他,闲时会带着孩子一起去游神、兴灯。今年春节,流行于普宁等潮汕地区的非遗英歌舞火出圈,既“古”又“潮”,让越来越多年轻人乐此不疲。如今,张树涛四五岁的儿子已经能有模有样地一边敲鼓,一边手舞足蹈。
编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