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天车上的90后“空姐”
2023-03-09 10:08 | 来源:未知
日前,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在南京揭晓。1990年出生的田得梅是10位大国工匠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最年轻的一位。当单薄瘦削的她走上舞台,很多人睁大了眼睛:这就是大屏幕上那个技术精湛的天车司机?
“天车”是在高架轨道上运行的一种桥架型起重机,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分局的田得梅,就是这庞然大物的驾驶员。工地上,驾驶天车的女工被亲切地称为“空姐”,田得梅的“空姐”生涯已15年。
“在发电机组安装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号机转子。直径16.198米,最大高度3.826米,要想把这个庞然大物精准吊入坑位内,难度可想而知”“此次吊装,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最大间隙仅51毫米,操作必须一次成功”“2100吨,已超过单个桥机的承重上限,需要两个桥机并机操作。转子入机坑后的微调,误差必须控制在分毫之间,这对操作司机来说是最为艰难的时刻”……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场景,还原着这份工作的特殊和严苛。
“就像开汽车一样,不同的司机给乘客带来的乘坐体验不同,开天车同理,不能简单认为只是把设备或材料从一个地方吊到另一个地方。”在师傅杨玲玲的启发下,如何把这些特殊的“乘客”平稳舒适地吊送至指定区域,成了田得梅探索追求的方向,不到两平方米的天车操作空间,在她眼中却有数不尽的“小门道”。每发现一个驾驶小窍门,田得梅都会不停摸索直至完全找到“手感”。日积月累,田得梅总结出了“眼看、耳听、脑想、心静、手动”的“人机一体”操纵技巧。
在田得梅眼里,天车驾驶间就像自己的家,“我每次都会提前半个小时上桥机进行试车,对桥机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触电控制器、刹车片、行程限位、警报装置等设施的完好情况。机身、钢丝绳需要加油保养的,一点也不能含糊”。
“桥机也有自己的脾气,你认真对待它,它也会好好对你。”田得梅深知,无论是吊1000斤还是上千吨的设备,都要怀着同样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心,“因为设备一旦吊起,设备的安全、周边的安全就全部掌握在我手中,任何马虎都会带来无可弥补的严重后果。”
天车的操作室在高空中,上下一次需要近20分钟,而吊装任务又十分繁重,司机到岗一坐就是4个小时,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基本是半天不喝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下班后田得梅专门跟着实验室部门的同事学习天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她还特意买了毛线和十字绣磨性子,锻炼自己的耐心。
15年过去,田得梅还记得第一次跟师傅上天车时的心慌腿抖。那是在开建仅1年的拉西瓦水电站,当时还没有修建专用的铁梯,需要攀爬凌空插入的脚手架。周围电焊机发出的尖锐蜂鸣声刺激着耳膜,透过昏暗的光线,空气中满是灰尘,根本不敢往下看,生怕一失手掉下去。
从17岁毕业于青海水电高级技工学校(现青海水电技师学院),到今天凭借青春奋斗置身“国宝级”技工行列,田得梅一直奋战在水电工程建设一线,一根安全绳索,一顶安全帽,陪伴她先后参与了拉西瓦、龙江、向家坝、万家寨、葛洲坝等水电站建设及机组检修工作,直到2019年结缘白鹤滩。
白鹤滩水电站是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2020年8月18日11时整,随着地面指挥人员一声清脆的哨音,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开始吊装。作为水轮发电机组核心部件之一,转子是机组安装过程中重量最大的部件,起吊重量约2100吨,需由左岸地下厂房内部两台1300吨桥机配合完成吊装。在吊装过程中,两台桥机需要保持步调一致,以每分钟7米的速度前进。而转子和定子间隙仅有51毫米调节范围,即使出现1毫米的操作误差,都可能会给转子带来晃动,甚至与定子发生碰撞。
机械线位并车、大钩起吊、匀速前进、转子落入机坑……田得梅和地面指挥完美配合,77分钟将转子顺利吊入1号机坑就位。22天后,白鹤滩水电站2号机组转轮实现成功吊装;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顺利投产发电。
从举世瞩目百万千瓦机组首台转子成功吊装,到左岸8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并网投产发电,在白鹤滩水电站的900多个日日夜夜,天车班里十几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空姐”,和班长田得梅一起,驾驶着桥机穿梭在施工厂房中,吊装着大大小小的物件,不断完成一个又一个重大节点的吊装任务。
因为优异表现,这支“娘子军”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田得梅个人也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大国工匠”等荣誉称号。在白鹤滩水电站,她们用热爱和汗水在左岸施工厂房里描绘出一道绚丽的巾帼风景。
编辑:小编